花鸟,还能没骨?
花鸟,一直都是宫廷中十分流行的装饰主题。无论是建筑、室内装饰、后妃们穿戴的服装首饰,还是日常生活所用的器物,花鸟,几乎无处不在。在清宫中多不胜数的花鸟装饰画中,有一类花鸟画十分“小清新”,笔墨清新灵动,色彩明亮干净,在夏日里看来十分清爽。它便是没(mò)骨花鸟画。
清·恽寿平《花卉图册》
什么是没骨花鸟画?这就要从没骨说起。没骨二字,从字面解读的话,“没”字意为淹没、隐藏;“骨”,也叫“笔骨”,则是指线条。没骨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,把线条的笔迹隐藏起来,放弃以线条造型,直接用颜色和墨描绘物象。常用于表现花鸟,也见于山水、人物画。
宋·《出水芙蓉图页》
清·恽寿平《花卉山水册》其一
没骨花鸟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后蜀黄筌,至北宋,徐崇嗣效学黄筌,后自创新体,成为“没骨法”花鸟的始祖。之后历朝沿袭没骨法的画家很少,没骨花鸟几近沉寂数百年,直到清初恽寿平的出现。恽寿平开创了“恽体”花卉画风,笔法秀逸、设色明净、格调清雅。其所绘花鸟禽鱼很少用笔勾线,主要以水墨直接点染,追求天机物趣。恽寿平(生活在康熙朝)的花鸟画,影响遍及大江南北,当时人称“家家南田,户户正叔”。在他的众多追随者中,有两位十分特殊。一位是雍正朝的范廷镇,另一位是乾隆朝的邹一桂。这二人都官至高位,成为深受皇帝欣赏的供奉词臣。因为他们的大力推崇和特殊的影响力,没骨花鸟逐渐成为清代宫廷的审美主流,也大大影响了宫廷绘画以及宫廷工艺的审美风尚。清代宫廷工艺中的没骨花鸟从清初的雍正朝,一直到清末,诸多宫廷工艺品如扇子、瓷器、织绣等,其上装饰的图画多以没骨花鸟作品为参照蓝本。
清·恽寿平花卉
清·恽寿平《花鸟册》其一
清·范廷镇《花卉图册》
清·邹一桂《花卉图册》
清乾隆·衣线绣牡丹凤凰图轴
扇面装饰
花鸟一直是扇面装饰的经典题材。清宫中的花鸟题材扇页,多带有没骨花鸟的影子。一花一木、一草一虫,多生动写实,色彩清丽淡雅,沿袭恽寿平“逸笔写生”的风格。
瓷绘
以雍正朝的粉彩瓷器来说,装饰的花鸟图案笔法细腻,线条飘逸,色彩淡雅,色调温润柔和,极富没骨花鸟画的清雅神韵。
织绣
织绣装饰画,素来便与绘画联系紧密。清宫廷织绣品上的花鸟,构图简洁、设色清丽,意境清幽,妙化自然,可以说深得“恽体”没骨花卉的风韵。
清·刮绒花鸟册其一
清·刮绒花鸟册其一
古人慧眼观花鸟,将他们看到的美与平和融入笔下,化成一幅幅绚烂的丹青画卷,也催生出无数宫廷装饰画杰作。一花一木、一鸟一虫,看似自然平常,却饱含大美与大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