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了一眼梵高的向日葵,就再也没有忘记
✦
每年都有超过500万人从世界各地来到伦敦国家美术馆只为了亲眼看看这幅梵高的《向日葵》,这幅画这么有名,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?
1886年2月,梵高来到巴黎,他搬去了蒙马特区与弟弟提奥同住。此时的艺术界正在转型,印象派已经主导了十年,梵高打算完全沉浸于这座城市的艺术生活里。
慢慢他在巴黎艺术圈有了一些名气,虽然还没开始卖画挣钱,但他已经开始用自己的作品交换别人的画了,几乎每天梵高都会应邀去拜访某位知名画家的画室,要么就是别人来拜访他。
✦ ✦
弟弟对梵高的变化很惊喜,但是好景不长。
梵高毕竟是一个性格比较孤僻,不善社交的宅男,他对当时绘画圈的派对并不感冒,这让他感到疲惫和不适,在巴黎的两年间他才创作了200多幅画。
与此同时,没日没夜的社交生活,再加上吸烟、酗酒,就这样原本身体就不好的梵高,健康状况越来越差,为此他和弟弟经常吵架,关系变得十分紧张。
苦艾酒和玻璃水瓶 1887
终于有一天,梵高不想再和提奥争吵了,他也受够了巴黎画家们在艺术上的自大,出于对乡村宁静生活的渴望,他于1888年2月离开了巴黎,往南去了普罗旺斯的小镇阿尔勒。
✦ ✦ ✦
到那之后,梵高马上就爱上了那里。
他在给弟弟的信里这样写道:“提奥,我想告诉你,世界的这个角落在我眼中,就像日本一样漂亮,空气清新,色彩也令我陶醉,淡橘色的落日,照得田野几乎是蓝色的了,还有璀璨的黄色太阳。”
梵高搬进了拉马丁广场的一幢房子,并起名叫“黄色小屋”,别想歪,只是因为梵高喜欢黄色。
黄色的房子 1888
他立刻开始作画,他试着使用愈发鲜艳的色彩去创作,他说道:“要是我25岁就发现这里,而不是35岁才到这里该有多好啊,可那时的我一心喜欢灰色,或者说就不怎么喜欢用颜色,这真是太美了。我希望我今年可以进步,我真的很需要进步。”
✦ ✦ ✦
没想到的是,终日孤独的作画对梵高造成了伤害,他患上了抑郁症。
他写信给弟弟说:“我很多天没跟别人说话了,除了点菜和要咖啡,虽然我从一开始就这样,让我不安的是,我居然在这么长时间里,孤独一人。”
这时他想起了一个人——保罗·高更,他们是在巴黎认识的艺术派对上认识的,高更和梵高一样,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,他游走于印象派边缘,似乎永远带着一抹危险的创造力,他让人坐立不安,但越是这样,梵高就对高更越着迷。
保罗·高更
这时寂寞空虚冷的梵高就写信给高更,邀请他来阿尔勒一起画画,高更最终答应了。
这让梵高欣喜若狂,在高更即将到来的期间,可能是梵高感到最幸福的时候,他决定画两幅向日葵,想着等高更来了到时候可以挂在他房间装点一下卧室,可见梵高对高更是真爱呀。
✦ ✦ ✦ ✦
高更对梵高所画的向日葵赞不绝口,他说:“在黄色的房子里,向日葵脱颖而出,太阳光透过黄色窗帘照进我房间,像金子般淹没了房间,向日葵就沐浴其中,早上醒来之后,这一切都感觉很好。”
15朵金黄色的向日葵从一个普通的陶罐中冒出来,陶罐是黄色的、背景也是黄色的,色彩的对比单纯而强烈。
它们仿佛互相呼应,有的花儿亭亭玉立,有的要成熟结子,开始凋萎,梵高的笔触粗厚中充满了灵气,这些向日葵虽然姿态各异,但都有着律动感和生命力。
梵高的向日葵已经不仅仅是株植物了,它们像一团团烈火,燃烧着,牵动着我们的心。
✦ ✦ ✦ ✦ ✦
完成第一幅创作后,梵高画向日葵时会研究和创新,包括笔触、画笔的方向和颜料的质地,以及图形的组合,在这期间,他先后创作了11幅《向日葵》。
他自己是这么说的:“我总是全力以赴地画画,因为我的最大愿望是创造美的作品。”你可以不喜欢梵高的作品,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他的作品确实有一种魔力,让人看过以后就会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。
就像多年之后高更在他的笔记里写道:我至今依然满脑子都是向日葵。
对了,高更后来离开了黄色小屋,梵高也失去了自己的耳朵,高更来了阿尔勒之后和梵高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?
队长先卖个关子,下期接着说。
队长的小宝典
1.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·梵高,19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,他是个天才,也是个疯子,他热爱生活,却饱受艰辛,他的艺术在今天看来无与伦比,但他生前才卖掉了一幅画。
文森特·梵高
2.虽然每年,都有超过500万的人从世界各地来看梵高的《向日葵》,但很多人都不知道,其实梵高创作了一系列的向日葵,他们看到的只是其中一幅。
3.第一幅画现在被私人收藏,是青绿色背景下,装在绿釉罐中的向日葵。
4.第二幅画是宝蓝色的墙壁前,桌子上和罐中各放有三朵向日葵,不幸的是1945年,美国轰炸日本城市时被毁。
5.第三幅和最有名的那幅相似,不过是青绿色的背景,罐中有14朵向日葵。
6.值得一提的是,梵高在这幅《向日葵》的签名竟然直接签在了花瓶上,蓝色和黄色的巧妙搭配并不显得突兀,反而有一种互相呼应的美感。
7.梵高死后,时隔一年,画家高更也画了向日葵,这是在向梵高致敬吗?
保罗·高更 1901
- 上一篇:重回案发现场,是谁割下了梵高的耳朵? 下一篇:画完这幅画,老子就要去死!